鑫盈金融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国内首艘海缆水面巡检无人艇投入使用

“220千伏春围II路智能巡视已完成,开始返航……”12月1日,厦门进岛第一通道220千伏春围II路附近的海域上出现了一艘特殊的船只,它不是渔船,也不是游艇,而是国内首艘智能化的海缆水面巡检无人艇。当天,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运用该无人艇首次成功开展了海缆巡检作业。

据了解,厦门岛内的电力供应完全依赖于进岛的四个电力通道。其中,220千伏春围II路海缆段是国内唯一在运的220千伏充油海底电缆,其安全运行关乎整个厦门岛内约四分之一的电力供应。

海缆的运行环境非常复杂,海水腐蚀、海洋生物聚集、渔网缠绕、锚泊剐蹭……多种不稳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海缆的损坏或移位,且海底电缆在水下存在冲刷裸露、悬空、路由偏差等隐患。

针对人工水下巡检操作难且危险、海缆保护区域缺乏有效的在线监测措施和难以防止外力破坏等海缆运维盲区,厦门供电公司试点应用海缆水面巡检无人艇,为海底电缆的智能运维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海缆水面巡检无人艇具备强续航能力,可在海上连续作业约5小时,具备一键自主巡航、智能避障、远程控制等功能,并能根据海缆的位置和状态,调整航行速度和探测距离,实时跟踪海缆保护区域内的作业、回传画面至监控中心,以及时发现隐患点。此外,该无人艇可搭载多种类型的水下声光探测设备,实现水下地形地貌、海缆路径走向、管线埋深等探测作业,并通过高分贝喇叭驱离入侵海缆保护区的船只。

“无人艇替代了传统人力高强度、高风险、重复性的海上作业,单次巡视时间从之前的6小时缩减至1小时,大幅提高了海缆的巡检效率和精度,降低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纯电无人艇也具备更高的环保性。”厦门供电公司电缆中心无人艇项目负责人罗汪彬介绍。

接下来,厦门供电公司将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拓展巡检无人艇技术运用场景,加强保护区内水下地形的勘探,为厦门海底电缆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稳定供应提供有力保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张昊哲】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推荐阅读:

            独家|自然资源部发文建议取消地价上限

            东方电气2023风电新产品发布

            北京申请式退租加速

            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 “核”力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启动年度优秀案例征集

            天津市与中国五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矿业装备走向智能化

            中国载人航天20年 隆基绿能HPBC电池航天搭载归来

            隆基助力中国首座40年电站再发展,Hi-MO X6组件接续稳健高效新篇章

            深圳市国资委重磅发声:充分认可和信任万科,必要时通过一切可能手段支持

            Copyright © 2024 lhbc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3016377号-10

            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