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6月30日-7月4日),能源领域热点频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并指出,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完成督察进驻阶段工作,其中包括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家中央企业。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月30日
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专业人员培训考核和专家库管理办法》
国家能源局网站6月30日消息,为加强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专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范专家参与公共决策事项,国家能源局制定了《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专业人员培训考核和专家库管理办法》并印发。
7月1日
中央财经委员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7月1日上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7月3日
工信部: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光伏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李乐成强调,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7月2日
5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发布
7月2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5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根据消纳情况显示,5月份,全国风电利用率为93.2%,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4.2%,上海、重庆、浙江、福建实现100%消纳。
5月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项目4917个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5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共4917个,其中风电项目32个,光伏发电项目4875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54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821个),生物质发电项目10个。
前5月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5.7%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消息,1~5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449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8%,同比提高1.36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9%,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841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
5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02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368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
6月30日
国家电网: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投运
据国家电网消息,6月30日,随着江苏无锡望亭至太科22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建成投运,国家电网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部按期投产。据了解,今年迎峰度夏重点工程电压等级覆盖66千伏至750千伏,地域范围涉及国家电网经营区20家省公司,总投资303亿元,共新建线路长度4600千米、新增变电容量5006万千伏安,将提升供电能力超3000万千瓦,有效缓解部分区域用电压力,进一步提升电力供应可靠性。
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调任中交集团
6月30日晚间,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能建”)发布公告。公告表示,中国能建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宋海良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调动,宋海良先生辞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另据多家媒体消息,宋海良已出任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交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为客户提供投资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一揽子解决方案和综合一体化服务。
中国石油实现特高含硫整装气田全产业链自主开发
6月30日上午,随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达州净化公司原料气日处理量达到400万立方米,国内最高含硫整装气田——渡口河—七里北气田成功调试投运,标志着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开发的特高含硫整装气田全产业链在川正式诞生。
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最高日产量首次突破5000吨
截至6月30日8时,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最高日产量首次突破5000吨,创下历史新高。至此,该区今年上半年累计生产原油88万吨,同比增幅82.2%,超计划产量3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1.8%,持续巩固我国陆相页岩油从“技术突破”向“效益开发”的转型成效。
秦山核电装机容量增至670万千瓦
近日,中国核电旗下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获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批复,机组容量由67万千瓦变更为70.8万千瓦,至此,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常规岛增容提效改造项目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工作完成,秦山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增长至670.2万千瓦,科技创新驱动核电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再结硕果。
巴拉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6月30日,位于大渡河上游的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巴拉水电站首台机组经过72小时试运行后,正式并网发电。巴拉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境内,是大渡河干流“3库28级”水电规划的第2级,安装3台24万千瓦混流式机组和1台2.6万千瓦生态机组,总装机容量74.6万千瓦。电站最大坝高140米,库容1.338亿立方米,具备日调节能力,设计年平均发电量25.53亿千瓦时。
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水电站全面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6月30日,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电站、金沙江上游川藏段装机规模最大水电站——叶巴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主厂房6台机组完成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全面进入机电安装阶段,为实现2025年底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奠定了基础。
7月1日
中央环保督察组完成对华能、大唐、国家电投进驻
据生态环境部7月1日消息,近日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完成督察进驻阶段工作。截至2025年6月28日,各督察组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举报23311件,受理有效举报17880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被督察对象转办14066件。被督察对象已办结或阶段办结9213件。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四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5月26日至28日陆续进驻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宁夏5省(区),以及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家中央企业。
全球最大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在内蒙古开工
近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全球规模最大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平均海拔1700米,年日照时数达3014小时,新能源开发条件得天独厚。项目由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十六局负责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200台5.016兆瓦时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舱、4台220千伏主变压器,并新建1回220千伏线路接入察右中500千伏变电站。
中国华能领导层调整
据媒体7月1日报道,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公司领导”一栏最新信息显示,张钧已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华能纪检监察组组长、中国华能党组成员。公开资料显示,张钧曾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公安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等职。
大亚湾核电站累计对港供电超3200亿度
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中广核大亚湾核电站已持续对港供电31年。截至2025年4月29日,累计供电超3200亿度。31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平均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度,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满足香港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油价上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本次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价格执行时间:2025年7月1日24时。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综合利用发电扩建项目正式运行
7月1日20时18分,由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全国“首台套示范工程”——广东国粤韶关综合利用发电扩建项目正式迈入商业化运行。本工程采用的是上海锅炉厂自主研发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可燃用废弃煤矸石发电,凭借炉出口超低排放、无外置床设计、串联水动力系统、水冷壁补水保护系统四大核心技术,实现对劣质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和超低排放,环保和社会效益显著,被列为国家“首台套示范工程”。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5亿元,可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同时实现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
7月2日
我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7月2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与前期投用的桩基式水面光伏联动,成为目前中国石化规模最大的水面光伏电站,整体项目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相当于多植树75万株,对漂浮式光伏在沿海、浅海地区全海水环境的推广具有重要示范效应。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转轮研制成功
7月2日,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核心部件——转轮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成功并发运,标志着中国在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组核心装备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绿色甲醇首次加注国产双燃料船舶
据中国海油7月2日消息,由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内首批以城市垃圾为原料的绿色甲醇,在海南洋浦港完成国内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的加注作业。本次加注作业采用“陆—船”方式完成,实现了首艘国产双燃料(甲醇+柴油)船舶在国内港口的首次绿色甲醇加注。
全球总装机最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内蒙古开工
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7月2日消息,内蒙古乌兰察布旗下营500千伏变电站105万千瓦/63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项目开工。该项目计划2026年12月31日建成投用,每年可存储超20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减排二氧化碳超160万吨,相当于新增1.2万公顷“城市绿肺”。据悉,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总装机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大有能源拟转让煤炭产能置换指标
7月2日晚间,河南省国资委旗下上市主体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为在2025年底产能置换指标作废前完成交易,并达成较为理想的价格,拟将全资子公司所属铁生沟煤矿剩余58.65万吨产能置换指标委托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其持有的其它产能置换指标统一对外挂牌转让。
7月3日
全国首条跨省绿氢管道内蒙古段获批
据内蒙古能源局7月3日消息,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管道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至京津冀地区氢气输送管道示范工程内蒙古段正式获批。该管道是推动绿氢规模化输送、探索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商业运营模式的国家级试验示范项目,也是内蒙古绿氢输送管网先期实施的重点绿氢外送项目,由中石化新星(内蒙古)西氢东送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降低绿氢运输成本,进一步促进绿氢消纳,助力内蒙古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建设,对推动内蒙古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地区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最大全钒液流储能项目完工
近日,随着新疆吉木萨尔北庭100万千瓦+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作为全国最大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装机容量1000兆瓦,年平均发电量约17.2亿千瓦时,与传统火电站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60万吨。之所以是“全国之最”,主要体现在装机容量1000兆瓦、储能规模100万千瓦时且时长5小时,能源转化和供应能力强。
国家电网上半年新增装机容量257.5万千瓦
据国家电网7月3日消息,今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建设,持续完善抽水蓄能建设管理体系,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公司全面投产辽宁清原、浙江宁海2座抽水蓄能电站,累计投产9台机组,新增装机容量257.5万千瓦,完成年度投产建设任务的70%。
南方电网22个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部投产
据南网Hz7月3日消息,截至目前,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2.4亿千瓦,同比增长6.1%,比历史最高负荷仅差1000万千瓦。据南方电网预测,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将达到2.7亿千瓦。6月30日,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22个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建设线路总长度达1.1万千米,输电能力进一步提升,直接增加变压器容量295.69万千伏安,可满足6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
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全面投产
7月3日,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全面投产。据悉,这是目前国内技术路线最长、工艺最复杂、功能最齐全、产品种类最多的天然气处理厂,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综合利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领域最大光储充项目二期投用
据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7月3日消息,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领域最大分布式光伏、电力储能及充电桩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全面投用。该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7月投用,装机容量为6500千瓦,年均发电量645万千瓦时。本次投产的分布式光伏占地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装机容量为9300千瓦,每年可在一期工程清洁能源发电基础上新增发电量920万千瓦时,进一步减少对火力发电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7月4日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高峰运行机组超百台
据三峡集团长江电力消息,近日多地遭遇高温天气,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运行机组超100台,开机台数创年内新高。在确保防洪安全基础上,连续21天单日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刷新历史同期纪录。
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大型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主要供电区域为华中、华东地区及川、渝、滇、粤等省份。
中国能建、中交集团、中国电建领导层调整
据国务院国资委官网7月4日消息,8户中央企业9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其中,宋海良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免去其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党委常委、董事长、董事职务。
张炳南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免去其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职务,不再担任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
黄埔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免去其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职务。
陈勇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不再担任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职务。
陈观福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
三峡集团重要人事调整
7月4日,三峡集团官网公告:近日,三峡集团党组召开会议,通报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王殿常同志任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的决定。
6月30日
青海绿电外送范围扩展至16个省份
据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消息,6月30日,这家公司完成全国首次、青海首笔跨越多条电力通道、大范围跨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的绿电交易,青海绿电由2500公里外首次送入广东。至此,青海绿电外送范围扩展至北京、上海、河南等16个省份。
7月1日
西北电网直流外送功率首次突破6000万千瓦
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消息,7月1日21时15分,西北电网直流外送功率首次突破6000万千瓦,达到6202万千瓦。当天,西北电网日外送电量13.05亿千瓦时,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西北电网外送直流总数达14条,外送规模超8600万千瓦,其中特高压直流10条,超过全国特高压直流外送规模的一半,是我国外送规模最大的区域电网,大送端、大枢纽作用进一步凸显。
7月4日
云南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电量破千亿
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公司7月4日消息,今年上半年,云南电力市场交易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达10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自2014年云南开启电力市场化改革以来,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1.32万亿千瓦时,其中,省内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已超90%。(新华网综合报道)
【纠错】 【责任编辑:刘佳】- 记者手记丨探寻七星砬子中的抗战岁月
- 新华全媒+丨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重”在哪?
- 新华视点丨代办领创业补贴?小心被中介“收割”
- 新华每日电讯丨抢救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立体教科书”
- 港澳连线丨新股上市热潮持续 香港双向赋能优势愈显
- 国际观察丨日美贸易谈判何以陷入僵局
推荐阅读:
新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出台——电力供需怎么“稳”?需求侧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