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工程建设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组织开展工程建设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评审组经深入分析论证,围绕提升治理效能、强化党建引领、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专业化整合、创新驱动发展等重点领域,在全国工程建设企业中精选出10项代表性突出、创新亮点显著、推广价值高的典型案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二十二冶改革案例《机制创新点燃管理效能“强引擎” 改革攻坚跑出内涵发展“加速度”》成功入选,彰显了二十二冶在深化改革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展现了二十二冶近年来的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部署,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国二十二冶积极响应,全面开展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强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企业决策水平和治理效能,激发全员动力活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决策水平和治理效能。坚持“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目标,以建设“科学、理性、高效”董事会为核心,纵深推进“决策风险防范科学化、决策管理运作规范化、决策服务保障精细化”,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推动治理主体不断提升“三重一大”科学决策质效。股权与监事会改革协同突破,打造多元互补董事会结构,创新采用 “系统+片区”管理模式,动态完善权责体系,专项委员会筑牢风险防线,强化外部董事专业作用,发挥党委前置把关实效,“三会”全链条闭环管理保障决策执行,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深化用人与激励机制改革。建立以“四位一体”责任体系为核心,全面深化用人与激励机制改革,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热情,提高改革发展质效。建立业绩指标“进步指数”评价模型,“五色定位法”绩效评价改进机制,以及上对下靶向帮扶和强弱子企业管理结对帮扶机制,靶向式聚焦、专题化攻关、协同化提升,实现管理能力整体提升。同时推进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实施全员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做到员工能进能出、实现薪酬能增能减,扎实推进“三能机制”落实落细。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实施多种中长期激励模式,多元激励激发内生动力。
强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大科技创新+大品牌发展”双轮驱动,打造“十大优势技术体系”与“十大业务品牌”,铸就“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硬核竞争力,加速企业转型升级。科研成果屡攀高峰,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詹天佑奖等2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大奖,主参编14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获得2000余件授权专利(含400余件发明专利),出版3部技术体系专著,行业话语权与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
创新实践中,完善“1+3+N”科创管理体系,搭建38个高能级科研平台,设立专项基金激活创新活力,携手35所高校开展69项产学研合作,内外联动汇聚创新智慧。勇担国家战略使命,入选国资委原创技术策源地,攻坚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在钢结构智能建造、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更以硬核技术成果惊艳行业——北方重工360兆牛垂直钢管挤压机登顶世界最大黑色金属挤压机组,打破国外厚壁炮管技术封锁;40兆牛多向模锻液压机全球首创;400兆牛模锻压机生产的钛合金模锻件应用于航空航天,掌握自主核心技术,摆脱进口依赖;钛合金平衡肘、铁路钩舌等实现国产化替代,以自主创新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中国二十二冶治理机制成效卓越,新型经营责任制成果丰硕,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加速转化,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国有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
【纠错】 【责任编辑:张昊哲】- 我在现场·光影流年丨抗战摄影师留下人民抗战的历史画面
- 经济参考报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将迎多重政策利好
- 新华全媒+丨防“坑”手册:租房注意避开这些“雷区”!
- 新华每日电讯丨数字工地上,工人换了模样
- 全球连线丨多国期待与中国深化合作 推动全球交通发展
- 洋洋大观丨感受宁夏的“紫色奇迹”:一场宁夏与世界的对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