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盈金融

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转正一周年 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自去年9月5日甘肃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以来,至今已运行满一周年。

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转正一周年 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年来,甘肃电力现货市场从“先行先试”到“示范引领”,市场运行平稳、影响力持续扩大,在电力安全保供、新能源消纳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等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服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截至今年8月底,甘肃全省发电侧563家、装机总容量达7400万千瓦的经营主体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用户侧参与现货市场交易达454家,月均用电量近50亿千瓦时,占市场化用电量的60%,市场主体规模与参与度持续提升,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电力现货市场以15分钟为一个交易节点,通过发电侧、用户侧‘报价报量’的现货市场参与模式,实现煤电、水电、新能源、用户同台竞价,以实时价格信号引导清洁能源优先消纳与用户‘按价用电’有机结合,已成为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还原电力商品属性、促进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有力举措。”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中心主任杨春祥介绍。

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转正一周年 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了解,甘肃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后,用户由“按需用电”转向“按价用电”,削峰填谷230万千瓦,负荷曲线更契合新能源出力。高峰时段激励火电顶峰增70万千瓦,低谷时段机组深调至33%额定负荷,非停、受阻率创历史新低,现货市场效能充分彰显,保供促消作用凸显。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监事长潘跃龙指出:“目前,甘肃已构建起‘集中式+全电量优化’‘日前+实时’双轮驱动的完整市场框架,是全国唯一用户侧‘报量报价’的双边现货市场,与中长期、辅助服务、省间现货实现有序衔接,为新能源高占比场景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甘肃是新能源高占比省份,截至8月底,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7400万千瓦,占全省电网总装机的比重超过65%。甘肃电力现货市场充分挖掘新能源的消纳空间,有力促进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转正一周年 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甘肃通过省间、省内市场高效协同助力新能源消纳90.8亿千瓦时,分钟级辅助调频增发新能源46亿千瓦时,全年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比例达66%,新能源已成为甘肃省发电量增量替代主体。现货市场运行以来,新能源利用率在装机翻倍的情况下较2015年提升了30%以上,2024年9月以来新能源利用率保持90%以上。

  “目前,在新能源大发的白天时段,参与现货市场的煤电机组平均出力减至额定出力的33%,为新能源腾挪发电空间。省内用电负荷高峰时段从18点逐步向午间11点至12点转移,用户负荷曲线更适应新能源发电特点,在破解发电侧新能源消纳难题的同时,用户侧也得到了更优惠电价,进而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提供稳定支撑。”杨春祥说。

  作为西北电网“总枢纽”、西电东送“主通道”、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重基地”,甘肃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中的成功实践,也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典型示范”,在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保障西北乃至全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潘跃龙表示正式运行一周年以来,甘肃电力现货市场整体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市场架构不断完善,机制设计成熟先进;二是运行平稳高效,价格信号真实有效;三是保供消纳成效突出,绿色转型成果显著;四是主体活力充分激发,市场生态日趋成熟;五是持续迭代优化,示范价值充分彰显。

  

【纠错】 【责任编辑:刘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推荐阅读:

              金磐石: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

              对话冯仑:行政干预过多,破坏了保交楼的效率

              5G赋能中药“智造” 绘就健康生活美好画卷

              乐乎竞速不动产赛道,“资管+运营”双轮助力长租价值提升

              深圳市国资委重磅发声:充分认可和信任万科,必要时通过一切可能手段支持

              星火对话|张成康:赛意信息以数字技术,重塑产业发展

              福建厦门供电公司启动工单驱动故障立体巡检

              中国石油全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抓好全过程技术监督 打造属地化运维三明经验

              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光伏科技加速全球能源公平实现

              Copyright © 2024 lhbc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3016377号-10

              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